輪狀病毒的感染高發期是秋、冬季。
輪狀病毒分為A組輪狀病毒、B組輪狀病毒以及C組輪狀病毒,由于傳播規模與特點不同,不同的輪狀病毒高發期不同,需要根據病毒的種類進行判斷。
1、A組輪狀病毒:A組輪狀病毒感染呈世界性分布,全年均可發病,由于溫度原因,在我國以秋、冬季為多見。
北方一般是11月到次年1月多發,南方為12月到次年2月多發,而在熱帶地區則無明顯的季節性;
2、B組輪狀病毒:B組輪狀病毒感染主要發生在中國,以暴發性流行為主,有明顯的季節性,其高發期多處于4-7月份,包括了春、夏季節;
3、C組輪狀病毒:C組輪狀病毒感染多為散發,偶有小規模流行,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高發期以秋、冬季為主。
有的患兒癥狀較輕,僅表現為輕度腹瀉,較重的病例則表現為突然起病,主要癥狀有:大便呈稀水蛋花湯樣或白色米湯樣,帶有少量粘液;病初1~2天,常伴有嘔吐癥狀;嚴重很可能會出現脫水、電解質紊亂,若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。
一般認為,輪狀病毒經糞-口途徑傳播,也可通過污染的玩具、手、食物,甚至呼吸道傳播,所以對于日常環境和生活用品一定要做好清潔工作。
在幼兒園、學校中,小朋友之間的密切接觸,會使輪狀病毒迅速擴散,引起大規模感染。
目前輪狀病毒感染的治療無特效藥,輪狀病毒腸炎雖然是自限性疾病,但感染后仍不可大意,需要密切觀察病情,積極對癥處理,腹瀉最直接的危害是脫水,應及時補充液體和電解質。
當患兒出現明顯脫水,如尿量減少、口舌干燥、精神萎靡、軟弱無力等表現時,需要及時就醫。
室內注意通風換氣,勤洗手,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及食品衛生。
提倡母乳喂養,對患兒使用過的物品應及時進行消毒,在流行高發季節應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。
預防輪狀病毒感染還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。